close
文/新北市藝遊】


被當代知名文化學者余秋雨譽為「奠基中華文化」、「從此改變人類史觀」的長江流域史前新石器「河姆渡文化」,6 月底渡海來臺,於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舉行特展,展期至8 月31 日為止。此展由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財團法人鴻禧藝術文教基金會,以及大陸地區河姆渡遺址博物館共同合作,是海峽兩岸博物館在館際合作、專業人士研討、考古知識研究的一大深刻交流。













 

 

 

 

 

 

 

來自河姆渡遺址博物館的101 件展品,內容涵蓋農業、畜牧、建築、紡織、工藝、信仰等珍貴文物,生動展現7 千年前的人類生活智慧,讓臺灣民眾穿越時空,回到過去,一窺充滿遠古風華的先民文化縮影。


亞洲最早耕種稻米遺跡


分布長江下游地區,從浙江杭州灣南岸平原地區至舟山群島的河姆渡文化,因於1973 年,在浙江餘姚河姆渡村的重大考古發現而得名,文化時期存在於約距今6 千至7 千年前。這裡出土的稻殼以及骨製耕具遺物,是亞洲最早稻米栽種證據,推測當時已經有人工栽培水稻的技術,具有濃郁的江南水鄉地域特色。遙想當年,人類文化在河姆渡展開步履,一步一腳印,悠悠行進,才有今日的繁盛文明。


河姆渡文化的發現,翻轉大陸地區以黃河為文明發展中心的一元論,告訴世人,長江流域也是人類文明的搖籃之一。河姆渡遺址大量出土的文物,不僅止於食、衣、住、行等生活需求的木製、骨製器具,更有展現當時人類工藝發展以及審美欣賞的陶飾、雕刻、玉器等,平民色彩濃厚卻也豐富多元,引起考古界及文化界對當時生活及生態的研究與重視。


最早的干欄式建築


河姆渡遺址出土的「干欄式建築遺跡」,也是其文化一大特色。築於泥地或沼澤之上的房舍,基座高於地面,以榫卯方式架組樑柱及板樓。在出土層中,曾經發現大面積,長達25 公尺、縱橫交錯的木構建築遺跡,工法規模都令人嘆為觀止,是人類文化史上初始的建築傑作。當時,這個發現也解開考古學家尋覓許久,印證干欄式建築存在的推論,成果令人雀躍。


珍奇古物來臺展出


本次特展共計有101 件展品,完整勾勒出河姆渡先民的生活縮影。睜大眼睛仔細瞧,眼前細小黯黑的炭化穀粒,芒刺、稃毛清晰可辨,是人工栽培水稻證據。而除了稻作農業外,河姆渡先民也採集橡子、酸棗、菱角、芡實等各種各樣的植物果實,同時也使用骨箭頭、石球等工具,捕獲魚鱉以及鹿科草食動物。他們不僅將捕獲的獵物作為主要肉食來源,同時也將大型哺乳動物的肩胛骨加工製成「骨耜」,當作翻土的農具,在農業發展上已達一定水準。當時人們也已經開始飼養豬、狗、水牛等家畜,刻繪著豬紋圖案的陶製方缽,線條簡單樸趣,可以看出河姆渡農業文化與豬的關係密切;野豬被圈養馴養之後,慢慢演化成家豬,作為經濟來源之一,同時也成為工藝創作的靈感。展出多項出土的手工藝品,包括粗陶動物,以及鳥類圖案的木雕,其中屬於一級文物的立鳥形「陶盉」,可能與當時對於鳳鳥的原始崇拜以及酒文化相關,造型具設計感,值得觀賞。


另外,展出的紡輪、梭形器、機刀和骨針,說明了人們已懂得使用石、陶、木等不同材質的紡輪織布,推測當時應有簡單的紡織機具;而玉玦、玉璜等裝飾品的出現,則展現了原始人民的審美觀,也證明了河姆渡文化是中華民族崇尚玉器傳統的源頭之一。


兩岸博物館考古交流


歷經1973 年和1977 年的兩次考古挖掘,河姆渡文化出土面積已達3 千平方米,而於1993 年落成的浙江河姆渡遺址博物館,鄰近遺址西側,建築體依照7千年前的干欄式建築風格設計,古樸有野趣,是近年來熱門的觀光景點;每年定期舉辦的「國際河姆渡文化節」,更為餘姚古城帶來新的探訪熱潮與文化影響力。


此次特展為兩岸的考古文化交流,揭開新扉頁,而河姆渡先民富饒多樣的生態環境,先民們如何善用大自然資源且與環境和諧共處,對照當今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之間取捨平衡,值得兩岸觀眾共同深思。


展出資訊

河姆渡文化特展

時間:6/28-8/31

地點:新北市立十三行博物館(新北市八里區博物館路200號)

電話:02-2619-1313

交通:

1.捷運淡水線「淡水站」→渡船→紅22路、704路公車→仁愛路口→步行5分鐘→十三行博物館;或渡船→紅13路公車→十三行博物館。

2.捷運淡水線「關渡站」→紅22路公車→仁愛路口→步行5分鐘→十三行博物館;或紅13路公車→十三行博物館。

3.捷運蘆洲線「蘆洲站」→704路公車→仁愛路口→步行5分鐘→十三行博物館。


【完整內容請見《新北市藝遊》2011年6月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olar623 的頭像
    polar623

    polar的踏浪逐夢轉播網

    polar6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