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湯谷明
滄海桑田,閱讀一頁地質史
位在高雄市的半屏山,早在清康熙年間《台灣府誌》就已經記載「其山面頗平,遙望之如崩一半,故名『半崩山』;或云山形如半屏,一名曰『半屏山』。」可以想像這座西面陡峭、東面緩斜的單面山,「如列障,如畫屏」的在一大片平原上拔地而起的壯觀。
其實,半屏山的前身是海洋裡的珊瑚礁,隨著造山運動、地殼抬升,逐漸隆起於海面上,形成山丘。這種高位珊瑚礁的地形,正記錄著一頁地質發展史,印證了台灣島的形成。
半屏山沉積大量貝類及珊瑚骨骼所形成的石灰岩,正是水泥工業的原料,在台灣的工業發展上扮演重要的角色。1953年開始,政府陸續推動經建計畫,全國展開各項工程建設,造成水泥需求大增,於是半屏山、壽山及大崗山遂成為西部的水泥工業中心。將近40多年的時間,半屏山總是塵土瀰漫,不但景觀破壞、水土流失,更造成嚴重的空氣污染。
隨著居民對環保議題的日益重視,1997年停止採礦後,被削去一半的半屏山開始植栽綠化,逐漸恢復生機。半屏山見證了台灣的經濟發展,也見證了台灣的環保進步。
城市綠地、高雄之肺
結束了高污染的水泥工業,半屏山從採礦場搖身一變成為高雄的重要綠地,提供市民休閒遊憩的場所,即使在非假日,沿路仍有絡繹不絕的人潮,或登山健行、或騎越野腳踏車,對大部分是平原地形的高雄市而言,交通便利的半屏山成為市民爬山運動的首選。
半屏山更是「高雄之肺」。依據聯合國國際教科文組織(UNESCO)資料顯示,每人每天要吸收0.7公斤的氧氣,呼出0.9公斤的二氧化碳,也就是說每人至少要分配10--15平方公尺的森林,才能獲得足夠的新鮮空氣。高雄市地狹人稠,半屏山及柴山就像高雄的兩片肺葉,提供空氣濾淨的功能。
綠意盎然、彩蝶翩翩
半屏山步道縱橫交錯、四通八達,大致上可分為山稜線及山腰線,除了修築的木棧道外,多為崎嶇不平的山路,裸露的石灰岩正是早年採礦後的遺跡。
山腰線多在林蔭下,較為涼爽。步道兩旁不時看見多孔隙的石灰岩塊,細心一點,還能觀察到貝殼化石。步道景點「大岩洞」矗立著高約兩層樓高的大石灰岩塊,如被天雷劈得一分為二,岩塊上面著生一叢叢垂掛的長葉腎蕨及盤根交錯的榕樹,不得不佩服植物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下,依然如此茂盛。山稜線多是凹凸不平的裸露石灰岩,就像是天然的腳底按摩步道。植物多是人工種植的銀合歡、相思樹、大花紫薇...等,但樹木尚未成林,所以大部分的路程都在陽光的照射下,冬季尚覺溫暖,夏季則必須注意防曬,或選擇清晨、傍晚較涼爽的時候。
步道旁許多小花綻開,雖然時序已入秋,但南部溫暖的陽光讓蝴蝶們仍活躍著,一路徐行,翩翩彩蝶就在身邊圍繞,枝頭小鳥也不遑多讓,吱吱喳喳的一路相隨。秋天的半屏山,一樣充滿了生氣。
山頂展望好視野
半屏山高度僅220公尺,但登至山頂,視野展望極佳,台灣第一大軍港的左營軍港、2009世運主場館、及名勝蓮池潭...等盡收眼底。
三、五遊客在山頂的觀景平台或休息、或聊天,一旁還有天真的孩子們盡情嬉鬧,陽光把他們的小臉蛋曬得紅撲撲的。跟著主人上山的小獵犬,開心的搖著尾巴四處嗅聞,主人則悠閒的看著報紙,作著伸展操。遇著外地來的遊客,還熱情的分享高雄哪裡好玩、哪裡好吃。
山腳下的半屏湖濕地公園,原是礦區停止作業後,為防大雨沖刷泥沙造成危害而挖的滯洪池,經年累月之後,植物長出來了、動物也來棲息了,不但在水泥叢林中為動物保留了一片庇護所,更成為環境教育的場域,讓大家瞭解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
高雄--一座友善的城市,表現在對待外地遊客、也表現在對待野生動物上。
步道旅行小幫手
步道位置:高雄市 步道長度:步道縱橫交錯,可依個人時間體力選擇。 健行難度:輕鬆易走,唯有一小部分路段為裸露的石灰岩塊,需小心注意。 首選景觀:山頂視野、大岩洞 交通指南:左營高鐵站→台鐵新左營車站「西1」出口(捷運左營站2號出口)→站前北路→環山路左轉→翠華路右轉→約100公尺即可抵達登山口
※更多更詳細的步道資訊請見台灣山林悠遊網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