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2011-03-18
  • 旺報
  • 整理:楊慈郁



     Q:如遭受到輻射曝露會出現哪些症狀?


     A:據美國國家輻射防護與測量委員會之報告,當一次身體大


     面積接受到1戈雷(約略相當1西弗,即100萬微西弗)以上之輻射量才有可能出現症狀。皮膚之傷害類似局部燙傷,出現癢、刺痛、發紅等現象,而其他器官以骨髓最為敏感,出現血球數下降,其次則為消化系統之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


     Q:何時服用碘片?使用時須特別注意什麼?


     A:於輻射外洩緊急事故時,國內核電廠緊急應變計畫區域(


     半徑5公里)內之民眾可服用,碘片可阻止游離碘集入甲狀腺以保護其功能,服用30分鐘後,就可發生功能。對碘過敏者、甲狀腺患者,孕婦及新生兒如有服藥需要,請諮詢專科醫師。服用碘片可能產生過敏、腸胃道不適、唾液腺腫大等副作用,民眾切勿自行購買服用,如有必要會由政府統一發放。


     Q:如果懷疑自己遭受輻射汙染需要看哪一科?要吃藥嗎?治


     得好嗎?會遺傳嗎?


     A:依目前日本核災之官方報告,對健康應不會有影響,一般


     言均不需吃藥都會康復,也不會遺傳,如仍不放心則可至設有職業病醫學科門診或特別門診之醫院諮詢專科醫師。


     Q:此次日本核電事故,對我們的飲水、食物會不會有影響?


     A:目前為止,不會;若日後原能會公布輻射塵因風向改變而


     影響台灣,則有可能汙染飲水,但民眾不需太恐懼,汙染情況嚴重度可以即時監測,即使飲水受微量汙染,也不會對健康產生影響,會隨尿液排出。食物亦同。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16日公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olar623 的頭像
    polar623

    polar的踏浪逐夢轉播網

    polar6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