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 2011-05-30
  • 工商時報
  • 【記者袁延壽/台北報導】


     環保意識抬頭,節能減排已成全球趨勢,許多企業視為負擔。不過台泥董事長辜成允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環保不是成本,環保是責任,也是機會!」台泥集團所有企業在解決環保問題時,反而從中發掘機會,達到環保、獲利兼顧雙贏局面。


     台泥估算,集團內經由環保所創造出來的商機、衍生的產業產值及節省的成本,預估至少有上百億元!辜成允指出,節能減碳,一直是他父親辜振甫生前努力的方向,台泥目前的水泥事業、和平電廠,對於節約能源的消耗,降低能源費用兼顧保護環境,都已做了10幾年了。


     辜成允說,台泥和平水泥廠從採礦、原料運送、產品輸出,都是以密封方式處理,已做到零污染的「不落地」境界。而水泥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熱能,則以餘熱發電方式,回收使用在生產製程,減少三分之一的電力,每年節省幾億元的生產成本。


     至於和平電廠,更是已做到「3合1」,把發電時所產生的各種事業廢棄物,全部自己「吃掉」,達到零排放、低耗能的標準。


     把「我的問題,變成我的機會」,是辜成允鼓勵集團同仁碰到環保問題,需要解決時所應有的態度,也是環保理念的延伸。


     以旗下台泥、信昌化、中橡等各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都會碰到有二氧化碳產生,台泥因此和工研院合作,進行「碳捕捉」研究計畫;把工廠所釋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壓縮後壓回到其他安全的地下場所,減少溫室氣體,舒緩全球氣候暖化的速度。


     2010年台泥集團中的信昌化,獲利34.65億元,創下歷史新高,比前一年的2009年成長658%,其中的關鍵,也跟環保有關。辜成允指出,信昌化為提升產能,積極進行去瓶頸化工程,也就是利用最少的能源及生產流程,創造出最大的產能。


     另外,信昌化經營團隊,也透過提升蒸汽鍋爐的效能,讓信昌化的電力成本省下四分之一強,節省能源消耗成本,讓毛利率不斷提升,甚至突破20%,比前年提升了超過14個百分點。


     而生產碳煙的中橡,也透過回收生產過程所產生的蒸汽,熱能回收銷售給其他需要蒸氣的企業或工程,把原先不環保的事業廢棄物蒸氣,變成可賣錢的產品。


     辜成允指出,中橡目前也正和工研院合作,把生產的碳煙轉製成具環保概念的「奈米碳管」。他說,目前台泥所生產的水泥,一噸只賣台幣2千多,中橡所生產的碳煙,1公斤也只賣2千美元,而奈米碳管1公克就可賣到2~4千美元,可見附加價值之高。


     辜成允指出,台泥願意說服董事會,在「環保是責任、也是機會」的立場下,撥出上億元的經費、可說是國內民營企業合作項目金額最高的,和工研院合作各種節能減排、創造新能源的計畫,盡地球一份子的力量。


     在節能減排趨勢下,辜成允表示,太陽能發電、風力發電、鋰電池等,已是未來新能源產業的重心,看好新能源產業前景,台泥集團已把這些綠色產業列為下一個重要投資的核心產業。


     在太陽能發電,台泥已透過轉投資的和平電力,計劃投資數百億元,在屏東成立「日能太陽能發電廠」,新建全台最大、發電量10萬千瓦太陽能電廠。風力發電也是台泥集團現正在研究的新能源之一。辜成允指出台灣陸地實在沒有較好的風力發電場所,目前只有苗栗較有潛力,而台泥則是花了很多時間,到屏東鵝鑾鼻等地實地研究,未來如有機會或技術,也會考慮這一塊。


     而在進行太陽能、風力發電研究、投資計畫時,發現如風力發電所產生的電力無法儲存,因此,台泥集團就想到可以存儲電力的「鋰電池」生產,投資成立能元科技,生產環保電動車用高安全儲能鋰電池。此外辜成允3年前也在屏東縣高樹鄉提供了20公頃土地,設立「辜嚴倬雲植物保種中心」,至今已保存了15,000種植物,預計在2018年成為全球最大熱帶植物庇護地。


     辜成允表示,台泥集團一直在做CSR(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企業社會責任),節能減排做環保是其中努力的方向,也都有些成果。而在「環保是責任,也是機會」的理念下,更創造出利益,做公益還可賺錢,可說是「一兼二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polar623 的頭像
    polar623

    polar的踏浪逐夢轉播網

    polar62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